问题 | 诈骗23万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
释义 | 一、诈骗23万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1.诈骗23万属于诈骗数额巨大的情形,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具体的刑罚还会考虑到犯罪情节、犯罪手段、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 二、构成诈骗罪的行为 构成诈骗罪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这些行为都是利用虚假信息或者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骗取被害人的财物。 ![]() 三、诈骗罪立案标准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三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当立案侦查。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也应当立案侦查。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更应该立案侦查。 3.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也应当立案侦查。 4.对于利用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等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 诈骗行为严重侵害他人财产权益,了解量刑标准、行为构成和立案标准,有助于预防和打击犯罪。如果你或身边人遭遇诈骗,请及时报警并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