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解除如何处理劳动关系 |
释义 | 一、劳动合同解除如何处理劳动关系 1.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自愿协商解决纠纷。双方可以在协商过程中争取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极端的方法或诉讼手段。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作为协商的中介。 2.调解:如果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劳动合同纠纷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独立的调解人组成,他们通过与双方进行面谈、听取证据和陈述等方式,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帮助双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调解结果通常能够得到双方的接受,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3.仲裁:如果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独立的仲裁员组成,他们在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证据后,依法做出仲裁决定。仲裁决定具有终局性和强制性,双方都必须履行仲裁决定。 4.诉讼:如果仲裁失效或者一方不服仲裁决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指将争议提交给独立的司法机关进行裁决。双方都必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作出裁决。 二、劳动合同解除处理劳动关系多久仲裁有效 一年内仲裁有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三、劳动合同解除处理劳动关系的证据 证据包括离职证明、劳动者的辞职报告、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 法律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