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中止是如何发生的 |
释义 | 一、犯罪中止是如何发生的 犯罪中止发生的方式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实行犯罪终了阶段。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 2.责任不同。犯罪中止一般会免于刑事处罚;犯罪既遂,应负刑事责任。 3.阶段不同。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后果,犯罪既遂是已经完成犯罪。 ![]() 三、犯罪中止怎么认定 犯罪中止的认定: 1.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