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确定证据的关联性程度
释义
    一、怎样确定证据的关联性程度
    确定证据的关联性程度的方法是:
    需要综合考虑证据的种类、数量、来源以及与案件事实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当证据之间有矛盾或者互相矛盾时,需要进行权衡和评估。对关联性的判断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这只是一个经验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常识与经验来判断。法官在判断证据的关联性时,主要依据一般的逻辑和经验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
    证据应当与案件有关联性,与案件无关的不能作为证据。
    二、民事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1.证据主体合法。证据主体是指形成证据内容的个人或单位,证据主体合法,是指形成证据的主体须符合法律的要求。
    2.证据形式合法。证据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为证据不仅要求在内容上是真实的,还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3.证据取得方法合法。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材料能否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还要看该证据材料的取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4.证据程序合法。证据材料最后要作为证据还必须经过一定的诉讼程序,没有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该证据仍然不能作为认定案件的根据。
    
    三、民事证据无效的情形
    法律网提醒您,当以下情况发生民事诉讼中证据无效:
    1.审判员审定证据不是原件、原物,或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不相符;
    2.审判员审定证据与本案事实不相关;
    3.审判员审定证据的形式、来源不符合法律规定;
    4.审判员审定证据的内不真实;
    5.审判员审定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