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常见合同诈骗手法有哪些类型 |
释义 | 一、常见合同诈骗手法有哪些类型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的主要类型有: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纠纷极难区分与识别,因此需要在日常交易中提高警惕。 二、合同诈骗罪追诉期多久 合同诈骗罪追诉期是20年。 因为合同诈骗罪的最高法定刑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而根据《刑法》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三、合同诈骗的预防建议 法律网提醒,合同诈骗的预防建议如下: 1.认真谨慎的判断项目的真实性; 2.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 3.调查好对方人员、单位的实际情况; 4.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认真对待交易的每一个步骤。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