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离婚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一、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离婚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离婚后是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效力的条件如下: 1.婚内财产协议约定,必须要建立在夫妻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如果有胁迫、欺诈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协议无效。 2.在协议中只能就双方完全所有的财产作出约定,而不能约定他人的财产,若约定的内容侵犯了国家、集体或者其他第三人的利益,这样的协议也是无效的。 3.协议最好是采取书面形式。 4.只要是合法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那么自双方签字盖章之后就是生效的,也就会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 二、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流程 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流程: 1.准备好个人的身份证明、财产所有权证明、财产协议书; 2.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3.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财产的产权证明进行查验,询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 4.双方当事人在夫妻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的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 ![]() 三、婚内财产协议约定怎么写 婚内财产协议约定的具体内容包括: 1.夫妻双方的个人基本信息; 2.约定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或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3.双方签字并注明签订协议的时间。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