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安机关立案后的流程怎么走
释义
    一、公安机关立案后的流程怎么走
    公安机关立案后的流程:
    1.接受案件:面对控告、自首、报案、扭送、其他,应接受案件。
    2.审查:可以选择移送有关机关、立案或不予立案。
    3.立案:选择侦查或送往检察机关。
    4.侦查。
    5.破案。
    6.采取强制措施。
    7.继续侦查完善证据。
    8.侦查终结:销案或移送审查起诉。
    9.移送审查起诉。
    二、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三、立案会通知犯罪嫌疑人吗
    立案不会通知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后,会进行以下的程序:
    1.如果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就会控制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可能通缉当事人。
    2.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所有证据,无论是有罪、无罪的证据都需要收集。
    3.如果案件涉及到赃款、赃物的,要对所有的违法犯罪所得进行追缴,需要冻结财物的,会通知有关部门冻结财产。
    4.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等。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