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纠纷应该怎样起诉 |
释义 | 一、民事纠纷应该怎样起诉 民事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立案受理。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 2.庭前准备。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开庭传票; 3.开庭审理。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法律网提醒,民事纠纷会留案底吗 民事纠纷不会留案底。具体如下: 1.民事纠纷只是在派出所留有问询记录或调解记录; 2.留有案底的是属于刑事案件; 3.民事纠纷如果上升到刑事案件就要留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 三、民事纠纷需要什么证据 根据法律规定,证据有以下七种: 1.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或表示的能够证明案件待征事实的书面材料。如:合同、票据、电报、文凭、书信等,书证应提交原件,如有困难,可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非原件书证,应提供原件线索或印证材料。 2.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物证也应提交原物。如有困难,可提交复制品。 3.视听资料。指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带、录像带以及从电子计算机中提取的资料。 4.证人证言。指知道案件中有关情况的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案情的如实陈述。 5.当事人陈述。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6.鉴定结论。指人民法院指定鉴定部门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通过分析、检验、鉴别、判断作出的科学结论。如医学鉴定、文书鉴定等。 7.勘验笔录。指勘验人员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标的物或者物证,进行现场勘查、检验、测量、绘图、拍照,并将情况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而制作的书面材料。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