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患者处理医疗纠纷的办法有哪些 |
释义 | 一、患者处理医疗纠纷的办法有哪些 患者处理医疗纠纷的办法有: 1.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法律网提醒您,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医疗纠纷的分类有哪些 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概括分为6大类: 1.诊疗行为存在过失并造成损害结果,如4级12等医疗事故和非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 2.虽有诊疗过失但未造成损害结果,如手术中误伤相邻组织但及时处理愈合; 3.不存在诊疗过失但确有损害结果,如麻醉意外,手术并发症,药品不良反应等; 4.生物药品、器械设备、耗材敷料等医疗供应品发生意外,包括涉嫌产品质量责任的; 5.患方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单方面误解,如早产儿本身就是新生儿脑瘫的致病因素; 6.与诊疗行为本身无关的其他纠纷,如患者自残自杀或非医疗行为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失等。 ![]() 三、医疗纠纷怎样进行举证 医疗纠纷进行举证的方式是需要患者提供证明就诊事实、损害后果以及损害程度方面的证据,如挂号证、收据、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鉴定报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