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报警立案怎么处理的
释义
    一、报警立案怎么处理的
    公安机关报警立案后,应该组织警力对案件进行侦查,抓捕嫌疑人,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决定不予立案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
    第一百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二、警察立案后能撤销吗
    警察立案后能撤销,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1.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刑事犯罪立案的条件
    法律网提醒您,刑事犯罪立案的条件: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这里所指“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引用法条:
    [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一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4: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