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不成立未生效的法律后果 |
释义 | 一、合同不成立未生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不成立未生效的法律后果:其不发生法律效力,合同的当事人因该合同而取得的财产应该原物返还,无法原物返还的,要折价补偿给对方当事人。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成立的条件 1.合同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且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4.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 三、合同无效与合同不成立有哪些区别 1.两者的法律含义不同: 无效合同是指因不符合或违反法律要求的、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合同。不成立合同是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合同是本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两者强调的内容不一样,不成立合同强调的是程序内容不合法,无效合同强调的是实体内容不合法。 2.两者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 不成立合同当事人之间已形成的是缔约关系。而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已完成了合同订立的程序,双方已形成合同关系,只不过无效合同是国家法律禁止订立的合同,合同的内容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而已。 3.两者形成的原因不同。 4.二者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同。 5.二者的保护性不同。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