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报酬的内容都包括了哪些 |
释义 | 一、劳动报酬的内容都包括了哪些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 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 创造的社会价值。用人单位 在生产过程 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 包括三部分: (一)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 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 (三)社会保险 ,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 二、劳动者报酬种类 (一)职工工资总额 职工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计件工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加班加点工资,副食食品价格补贴(不包括财政支付给职工的肉价补贴),以及其他工资构成。但不包括从城乡个体户得到的收入。 (二)职工保险和福利 职工保险和福利——是职工在工资、奖金以外从单位直接得到的用于个人的保险、福利费。包括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以及从税后利润中开支的其他保险、福利费。农民货币收入——指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的净收入及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的净收入。这部分收入中已经消除了中间产品的价值,也不包括上交地方财政各项税收及集体企业的提留。 (三)农民自产自用 农民自产自用——主要是农民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中供消费部分的产出。 城镇个体劳动者收入——指经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批准开业领到执照的个体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个体劳动者经营收入中扣除各项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入。 (四)其他职业者收入 其他职业者收入——指军委系统的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医院等各部门全体人员的工资、津贴以及免费供应战士的伙食、衣着、日用品等。五、居民其他货币收入 居民其他货币收入——指居民上述收入以外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金融部门得到的其他劳动收入,如旅差补助、会议补助、发明奖、稿费、讲课费、专项工作报酬等。 三、劳动报酬有没有诉讼时效 劳动报酬争议有诉讼时效限制。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虽然法律规定工资争议适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限制、劳动关系终止一年”的特别时效,但由于按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凭证最低保存期限为两年,对超过两年未支付的工资,即使未过仲裁时效,劳动者会因为举证困难难以主张。而在一些省市,明确规定劳动者主张超过两年的加班费不支持。因此,劳动者主张工资方面的权益,应当既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又在拖欠工资两年内申请仲裁。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劳动报酬的内容都包括了哪些的相关内容,劳动报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分别是货币工资、实物报酬、社会保险,对于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依法进行维权,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劳动诉讼来捍卫自己的前权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