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能否约定完全免责 |
释义 | 一、合同能否约定完全免责(《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合同中不可以任意约定免责条款,否则会导致无效。 我国《合同法》第53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据此,只要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这样的条款,人民法院都会依法宣布这些条款无效。当然这些条款无效,并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只是法律强制性规定这样严重损害当事人利益的条款无效,借以对想逃避责任的当事人进行惩罚,以更好地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法定的免责事由 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 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构成要件包括: 1、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知道事件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2、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都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3、不能克服,即以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4、客观情况,即外在于人的行为的客观现象(包括第三人的行为)。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但有以下例外: 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三、最新资讯(《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合同能否约定完全免责?在签订合同之前要是遇到对方提出的要求不知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先将自己遇到事情跟专业律师沟通一下。一方提出约定完全免责的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效力,请你上法律咨询网网站咨询律师进行了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