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遇到的争议怎么办 |
释义 | 一、劳动合同遇到的争议怎么办 (一)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二)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三)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四)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法方面的法律。 ![]() 二、劳动合同纠纷的内涵 劳动合同纠纷是劳动争议的一种。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规定》对劳动合同纠纷列举了七种情形:(一)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二)集体劳动合同纠纷;(三)劳务派遣合同纠纷;(四)非全日制用工纠纷;(五)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六)经济补偿金纠纷;(七)竞业限制纠纷。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主要是指职工与企业就劳动关系存在与否、劳动关系终止与否和劳动关系有效与否等问题而发生的争议。 集体合同纠纷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而签订书面协议,由此发生争议引起的纠纷。 劳务派遣合同纠纷是指因劳务派遣合同发生争议引起的纠纷。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用人方式,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正规劳务服务公司,派遣所需要的各类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遗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 三、关于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 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法》第24条、第26-28条、第32条、第79条、第82条、第83条、第91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15条、第2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相关规定。 处理集体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 第51-56条,及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集体合同规定》。处理劳务派遣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57-67条。处理非全日制用工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68一72条,及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经济补偿金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第85条、第87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处理竞业限制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4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对劳动争议的范围作了明确界定。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劳动合同遇到的争议怎么办的相关问题。先协商,协商不成找法律帮助。如果您对劳动合同遇到的争议怎么办还有其他疑问的话,欢迎您来咨询我们法律网的相关律师。我们的律师会积极为您提供相关的帮助的。 引用法条: [1]《集体合同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四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零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