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拆迁中能提起哪些诉讼 |
释义 |
一、承租企业在拆迁前的准备 许多被拆迁企业、承租企业在面临拆迁的时候,往往抱有一种“等”、“耗”、“拖”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我能拖得住撑得久,动迁组终会因为拆迁进度的压力而接受被拆迁人提出的补偿条件。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 1、法律上规定了“久拖不搬”的强制手段。《行政强制法》和《条例》确立了行政强拆和司法强拆的两种救济手段,面临被拆迁人、承租人“久拖不搬”的情况,拆迁人有权依照法律程度申请强制拆迁,被拆迁人、拆迁关系人意图想通过“拖”的方式而阻止拆迁人的拆迁,这是不现实的想法; 2、拆迁是一种依法而为之的法律行为,哪些项目应当补偿、哪些情形应当照顾、基于何种标准补偿,都是经由法律、法规、地方政策性文件所规范的,所有的拆迁补偿都是纳入到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中的,而不是拆迁人自主决定的事情。 3、抱有“等”、“耗”、“拖”想法的被拆迁人往往把全部精力集中于补偿款的安置上,而忽视了补偿款分割的法律风险化解。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补偿款谈妥之前,被拆迁人、承租人往往站成一线,共进共退,以图争取更多的利益。而一旦补偿款落实之后,被拆迁人、承租人以及拆迁关系人会因为之前的权属约定不明而再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为其进行动迁款的分割,拆迁之事本已麻烦甚多,再加上动迁款的分割,更容易出现亲朋关系破裂、子女关系紧张的情况。而这一切,其实都可以通过拆迁前的准备,通过约定各方权利的方式,很容易地把拆迁后的法律风险给化解掉。但很多拆迁人、拆迁关系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徒增许多烦恼和纠纷。 ![]() 二、企业拆迁中能提起哪些诉讼 对于拆迁方的违法环节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包括对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结果是否合法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行政复议和诉讼作为手段,不仅可以争取时间,防止强拆,而且可以创造谈判机会,解决拆迁补偿问题。 三、企业在拆迁谈判前要做哪些准备 首先是心理上的准备。中国数千年的官僚统治史使得政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民众对于政府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比如“民不与官斗”的说法。在企业拆迁补偿的谈判中,企业不得不坐在谈判桌上与行政单位争夺利益,有时候甚至会同时面对很多部门,在拆迁方的“官威”以及不可避免的行政手段下,企业能否有勇气据理力争,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需要企业主们提前做好心理预期。 其次,企业要有坚定的立场。在拆迁补偿谈判开始前,不搬家、不签字、不报价。因为很多拆迁方会劝说企业服从大局先搬出来,后面补偿慢慢谈。但是企业一定要警惕,古人做事讲究“名正言顺”,放在今天也一样适用,一旦企业搬出来了,拆迁的对象已经不属于企业所有了,企业去争取权益名不正而且言不顺,企业同不同意拆迁方的补偿协议都不影响拆迁土地的使用,这谈判还怎么谈下去。至于不报价,是因为报价是需要仔细评估来计算的,谈判还没有开始,评估也没有进行,企业轻易报价,报的高了会被拆迁方认定为“狮子大开口”、“钉子户”,报的低了后面再涨价,免不了有得寸进尺,欺人太甚的嫌疑,同样不利于谈判工作的展开。 上述内容为大家简要分析了企业拆迁中能提起哪些诉讼这一问题。大家可以学习到在拆迁之前,拆迁方需要发布拆迁公告,我们是否能在对拆迁公告不服的时候提起诉讼取决于公告中所载的内容公告中载明对拆迁户的具体拆迁计划或补偿方案的,当事人不服的,应当先要求有关部门裁决再提起诉讼,但如果公告中的内容仅仅载明政府的拆迁标准等规范,当事人就不能提起诉讼了,只能在对拆迁计划或补偿方案提出行政诉讼时,要求法院附带审查公告中所载的规范内容。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法律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