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
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阐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它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现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另一类是文化空间, 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具体包括( 1)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 、传统表演艺术;( 3)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 、传统手工艺技能;( 6) 、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 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主要表现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 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世界上最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为无形文化财。 日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提出者, 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第一个实施者。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日本就颁发了《文化财保护法》并实施“人间国宝”制度, 赋予那些在传统艺术表现领域具有突出的表演才能、精湛的表演技艺, 并愿意将自己的这些技艺传诸后人的杰出民间艺术家和工业制作领域身怀绝技并愿意通过带徒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传诸后人的著名匠人以“人间国宝”称号, 并每年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在我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概念。进入新世纪, 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知识界、文化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的热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2005 年12 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正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也即通常所讲的文物并列,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由以往的项目性保护走向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阶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 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并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长沙的实践 2005 年, 长沙市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几年来的工作卓有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副市长曹亚为组长, 市直文化、财政、教育、规划、建设、宗教等部门组成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了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实行专家咨询和评审制度; 成立了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专业工作队伍。出台一系列文件: 制定颁发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一五”保护规划》、《长沙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所属各区县( 市) 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 出台文件,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是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长沙是湖湘首邑, 屈贾之乡、潇湘洙泗,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文化发达, 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和浏阳花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剧、长沙弹词、火宫殿火神庙会、浏阳菊花石手工雕刻技艺、宁乡麻山锣鼓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剧、长沙弹词、火宫殿火神庙会、浏阳菊花石手工雕刻技艺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名录; 2007 年6 月9 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项。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湘绣和浏阳菊花石手工雕刻技艺被评为湖南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是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 建立了花炮博物馆、火博馆、湘绣博物馆、华夏剪纸博物馆; 开办花炮学校; 湘绣、浏阳菊花石纳入中小学乡土教材;“长沙窑”铜官陶瓷进入大学工艺美术课程; 在开福区的各小学开设湘绣课。长沙市盲聋哑学校聘请有弹词活化石之称的著名弹词表演艺术家彭延坤任教, 讲授长沙弹词知识, 传授长沙弹词技艺, 培养长沙弹词艺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被评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湘绣) 。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湘绣、浏阳菊花石、剪纸、浏阳花炮、湘剧脸谱、服饰、长沙县双江锣鼓亭子、滚灯车、“长沙窑”铜官陶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市博物馆展出, 用丰富的的实物展示各项目制作加工技艺、工序, 通过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向观众展示他们的价值和影响。为配合展览, 还组织湘绣绣工、剪纸艺人、古琴艺人、棕编艺人和“长沙窑”铜官陶瓷艺人等进行现场表演。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 唤起广大民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四是以浏阳花炮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式保护成效显著。浏阳花炮始自唐代, 花炮始祖李畋即为浏阳人。1000 多年来, 花炮生产一直在浏阳民间绵延不绝。传统加工方法既繁重又危险。浏阳花炮在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 对浏阳花炮进行开发式保护, 在传统基础上实施以新工艺、新材料、新机械、新产品、新包装、新内容的“五新”开发, 获得成功。如今, 浏阳花炮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炮及其原材料产销基地, 花炮产业成为浏阳的支柱产业, 从事花炮生产销售的企业有866 家, 企业集团8 家, 上市公司1 家, 成立了国际花炮协会, 每年举办一届“浏阳国际烟花节”, 产品由历史上的30 多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3000 多个品种, 远销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全国32个省市都有浏阳花炮的销售点。据不完全统计, 浏阳花炮产业年实现产值30 多亿元, 创税收近10 亿元。30万从业人员, 90%以上来自农村, 浏阳花炮产业已成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浏阳花炮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的成功范例。湘绣、浏阳菊花石、“长沙窑”铜官陶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 在开发中实施保护与传承, 积累了成功经验, 走出了一条传承发展新路。湘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 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 使源于民间手工技艺的传统湘绣少人学习传承, 部分优秀的手工绝技濒于失传。为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湘绣技艺, 长沙市人民政府加大对湘绣的保护力度, 将湘绣写入教材, 让湘绣进入课堂, 鼓励学习, 使湘绣独有的??毛针法和被国人誉为“超级绣品”、外国友人赞为“魔术般艺术”的双面全异绣得以传承发展, 精品迭出。2005年中国“神六”太空之旅, 搭载了四幅湘绣; 2005 年10月在江苏举办的中国四大名绣展评中, 唯有湘绣《长寿鸟》获一等奖; 2005 年11 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精品展, 湘绣《安南绣像》获刺绣类唯一金奖。湘绣精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外国政要。湘绣《饮虎》、《雄狮》被誉为国宝, 为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历史悠久,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却是一个新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固然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 与早些年开展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也不尽一致。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关注“物”的本身, 是对物的保管保存与保护;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的重点是附着在“物”本身及背后的文化信息, 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最终的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物”是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及古代文献等“过去之物”,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先人创造、世代相传、至今一息尚存的活态文化基因。有人将物质文化遗产比作一块珍贵的“鱼干”, 保护的目的是让“鱼干”不腐不朽不遗失;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条活着的“鱼”,对它的保护就是通过不断的换水、补充养料和氧气, 使其顽强地活下去。这个比喻不一定贴切, 但也颇为形象地说明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活的特性以及它本身存在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