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柴达木循环经济区探索集约用地之路
释义
     日前,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举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土地集约利用试点工作”启动仪式,这标志着经过青海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共同推动下,该试验区纳入国家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具有面积大、矿产资源富集、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相对独立的特点。但也存在着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保障不足、功能布局缺乏协调、矿业用地开发管理薄弱的问题。开展试验区土地集约利用试点工作,其核心就是统筹区域间的土地利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健康发展。以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互为手段,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实现创新,破解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动力机制缺失、技术载体缺乏、产业基础薄弱的难点,探索全省循环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示范性作用,推动全省循环经济的发展,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土地集约利用试点范围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范围一致,选择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工业园区、香日德镇等典型地区作为示范点试验。将以有效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为目标,以城镇、园区和乡村为载体,落实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创造性地实现发展循环经济与土地集约利用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柴达木地区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有序、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试点地区探索中,通过战略规划、工程项目和政策机制形成三类新的用地模式。
     创建现代绿洲生态农业用地模式,以都兰县香日德镇为示范点,构建绿色、清洁、低耗、高效的循环农业用地模式,重点培育畜牧(饲养)、种植结构的物质循环模式和畜牧(饲养)、种植结构、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模式。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用地模式,以格尔木工业园区为示范点,探索出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园区用地模式和用地政策,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主链产业用地,实现企业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废物和资源在各个领域的相互关联的用地模式,推进形成以钾、钠、镁、锂、硼等盐湖资源精深加工、循环利用和产业延伸为重点的综合开发用地格局。探索区域性循环经济用地发展模式,以德令哈市为示范点,根据市域内城乡统筹、城镇园区建设、工矿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需求,统筹引导城乡用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生态用地总体布局,探索综合性用地支持政策,形成实现农业生产、居民点建设、矿业探采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闭路循环和污染物的低排放用地调控新模式,形成城镇村用地和矿地循环发展的新模式。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