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几种
释义
    多公司因为自己的产品的一个竞争力不够出色,所以会选择一些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对于这些不正当这竞争行为来说,这种行为违背了市场的一个基本的规律,往往会对市场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那么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几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几种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七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
    (二)不正当竞争包括的具体行为如下:
    1.混淆行为;
    2.虚假宣传;
    3.商业贿赂;
    4.侵犯商业秘密;
    5.低价倾销;
    6.不正当有奖销售;
    7.诋毁商誉。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 该行为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经营者;客观上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行为足以使用户或消费者误认。《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等。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经营者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2]》第2条第3款的定义“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界定的主体仅三类: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判断一个主体是否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主体时,应当以是否从事经营活动为标准。上述三类主体应该做广义的理解,因为不仅合法的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而且非法的主体或者有资格但是越权的主体或者是禁止从事经营的主体事实上从事了经营活动的均应当认定为“经营者”。
    1、一般主体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我国的法人有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类。企业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机关法人是国家机关,包括党的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这些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按照企业法人登记法规登记以后即可以从事营利活动。
    “其他经济组织”,是指以经营商品或者服务为主要宗旨,合法成立,具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财产,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自然人在市场活动中的基本作用是作为消费者参与商品交换关系,但是并不排除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充当经营者的角色,从事营利性活动。
    2、特殊主体
    包括非法经营主体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第二个构成要件为经营者在客观上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竞争,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上有意识地开展竞赛和争夺消费者的行动。“不正当”则具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性。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则界定了相应的具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权益受损
    合法权益指的是其他经营者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间还应当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几种的相关内容,所以,按照法律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受到相关法律制度的处罚,并给予受害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引用法条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

    
    
    拓展阅读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名词解释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6: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