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赠与遗嘱继承的顺序 |
释义 | 一、遗赠与遗嘱继承的顺序 1.遗赠与遗嘱继承的顺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且一般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2.在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同时,如果存在遗赠扶养协议,则按照该协议办理。 3.遗赠作为一种无偿的给予遗产行为,遗赠人在通过遗赠给予他人财产利益时,并不要求受遗赠人承担对等的义务。 二、遗赠要满足的条件 遗赠要满足以下条件: 1.遗赠人必须具备遗嘱能力,即遗赠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立的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2.遗赠人必须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必须在遗赠人死亡时仍然生存。 这些条件的设立旨在保障遗赠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保护受遗赠人的权益。 ![]() 三、遗赠与遗嘱的区别 遗赠与遗嘱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1.在受让主体上,遗赠的受领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而遗嘱的继承人则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之内的人。 2.在客体范围上,遗赠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而遗嘱的继承人则不仅享有接受遗产的权利,还需要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 3.在接受和放弃的方式、获得遗产的方式以及税费方面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1)遗赠受领人需要在知道遗赠内容后的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的表示,而遗嘱继承人则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未明确表示放弃的视为接受继承。 (2)遗赠受领人不直接参与遗产分割,而遗嘱继承人则直接参与遗产分配。 4.在税费方面,遗嘱继承人属于法定继承人,房屋过户时免收契税,而遗赠则属于赠与行为,需征收3%的契税。 遗产分配中还有哪些法律规定是你不知道的?在法律网,你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遗产分配的法律知识,为你的权益保驾护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