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述我国物权法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
释义
    我国的物权变动,采用的是以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为主,例外采意思主义为辅的立法原则。
    a.关于采债权形式主义的法律条文有:
    《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该条文可以看出,登记的公示程序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交付的公示程序是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第25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为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这些动产在交易中价值往往比较大,对于价值较大的动产物权,登记只是对抗效力,而不是生效要件。
    根据以上的法律条文,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的要点:
    一,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必须是有效的法律行为;
    二,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公式化表述:(有效债权行为+登记=不动产物权变动);
    三,交付是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公式化表述:(有效债权行为+交付=动产物权变动);
    四,对于船舶、飞行器、机动车等重要交通工具的物权变动,非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用公式表述:(有效债权行为+交付=重要交通工具物权变动+登记>第三人)。
    b.关于例外的采意思主义的法律条文有:
    纵观整个物权法,物权的变动依据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只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地役权。
    《物权法》第12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此条可以看出,行政部门的登记,只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而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成立的生效要件,反过来说,即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未登记,只要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不违反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就生效成立,此种物权的变动就是以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即可生效的典型例子。
    第158条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该条说明,地役权的设立,是以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登记只是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而不是地役权设立的生效要件。[page]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三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五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