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员工 |
释义 | 一、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员工 1.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如果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3.支付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是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二、不得签订的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警惕以下几种类型的合同: 1.口头合同:这种合同没有正式的书面文件,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证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简单合同:合同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细节约束,可能无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暗箱”合同或“一边倒”合同:这类合同的内容往往偏向用人单位一方,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务,对劳动者利益涉及很少。 4.抵押合同: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供抵押物才能上班,这可能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 5.双面合同:用人单位为了应付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合法但不执行,另一份不规范但实际执行,这种合同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6.“卖身”合同:合同中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不合理的规定,剥夺劳动者的休息权、休假权、人身自由等,甚至任意打骂、体罚、拘禁劳动者。 7.“生死”合同:合同中要求劳动者承担工伤责任,而用人单位则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合同无效。 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理,并保留好合同副本以备不时之需。 ![]() 三、违法未签合同赔偿标准 1.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时间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2.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赔偿,起算时间从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的第二个月开始,但最长支付期限不超过11个月。 3.如果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4.劳动者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明等,以便在需要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或法律部门提出仲裁或诉讼。 你是否曾遭遇过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面对此类问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快来法律网分享你的经验吧,我们一起为劳动者权益发声!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