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诉讼阶段 |
释义 | 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国家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的活动过程的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部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刑事诉讼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个阶段。此外,还有死刑夏核、审判监督两个特殊阶段。每个大的阶段又分为若干小的环节,形成一个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划分刑事诉讼阶段的依据主要是:(1)不同的任务。立案阶段的任务是审查案件材料,决定是否立案;侦查阶段的任务是收集证据,证实犯罪,查获犯罪人;起诉阶段的任务是审查起诉案件材料,决定起诉、免予起诉或不起诉;审判阶段的任务是解决被告人是否有罪,犯什么罪,是否处以刑罚及判处什么刑罚的问题;执行阶段的任务是实现生效判决和裁定的内容。(2)不同的诉讼关系。立案阶段主要是公、检、法机关和控告人、检举人、自首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侦查阶段主要是侦查机关和被告人、证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起诉阶段主要是检察机关和被告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审判阶段主要是法院、检察院与被告人、辩护人等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执行阶段主要是执行机关和被判刑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3)制作不同的法律文书。立案阶段决定立案的案件应制作“立案报告”;侦查阶段在侦查终结后制作“起诉意见书”或“免予起诉意见书”;起诉阶段制作“起诉书”、“免予起诉书”或“不起诉书”;审判阶段制作“判决书”或“裁定书”;执行阶段的法律文书是“执行通知书”。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