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证据
释义

证据

即“诉讼证据”。诉讼中司法机关和其他诉讼主体用以依法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同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证据的区别,在于前者纳入了国家诉讼活动的轨道,受诉讼法规范凋整和制约。诉讼证据有多种含义,通常有:
❶事实说,指能证明案件情况的事实;
❷来源说,指证据材料来源的种类,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当事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检验结果等;
❽方法说,指证明案件事实的方法或手段。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前期的国家,神示是司法判决的重要证据。神示有两种基本形式:(1)神判,即用火审、水审、秤审、毒审、圣水审、热油审、抽签审等方式考验当事人的结果就是神灵对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最后判断;(2)神誓,即被告人对神表白自己清白无辜的宣誓。这种誓言要得到有足够数量的人宣誓相信被告人的宣誓是真实的,被告人即被宣告无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专制时期实行法定证据制度,法律对各种证据的价值作了机械的规定,使用刑讯逼供取得的被告人供述被视为最好的证据。资本主义国家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刑讯逼供和法定证据制度。大陆法国家实行实质真实发现主义和自由心证原则,司法机关依职权取得证据材料,不受当事人意见的限制。证据价值的评定取决于法官的内心确信而不受法定规则的约束。英美法则规定了一系列复杂证据规则,依举证责任由双方当事人提证,然后通过交叉询问审查证据的真实性。法官不主动调查证据,但掌握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采性的裁决权。法律规定了传闻证据、品格证据、意见证据及排除规则等。我国的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联系性和合法性,其中客观性是证据的本质特征。我国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证据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刑事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各种证据材料只有通过司法人员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现代各国把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分离,刑事证据、民事证据和行政证据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特点。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