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生效判决 |
释义 | 又称“确定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法院对当事人发生法律约束力并产生相应法律后果的判决。这种判决,标志着法院对案件的权力判定已经生效,有关案件的程序法律活动与实体处理已经彻底结束。判决之成为生效判决,必须是:(1)依法不能上诉或抗诉的判决;(2)上诉期或抗诉期届满而没有提出上诉或抗诉的判决;(3)经最高法院或高级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4)撤回上诉的判决。在日本、联邦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还包括当事人双方放弃上诉权的判决。不能上诉或抗诉的判决,自判决送达之日起生效;可以上诉或抗诉而不上诉或不抗诉的判决,自规定的期限届满时生效;撤回上诉的判决,如在上诉期内撤回,在上诉期届满时生效,如在上诉期限届满后撤回,在法院裁定允许撤回时生效。对于各类案件来说,生效判决非依再审程序不得撤销或变更,具有法律约束力,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1)一事不再理。因生效判决,案件得到彻底解决.除非依法适用再审程序,不得再行起诉,不得再行审理。(2)不得上诉或抗诉。案件诉讼程序因判决生效而终结,无论当事人或者检察院均不得依上诉审程序对案件声明不服,继续争议。(3)司法机关、当事人应依法实现生效判决。生效判决确定的内容,无论是关于被告人的犯罪与刑罚,或者是关于民事争议或行政争议的处理,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司法机关应当遵照执行,当事人应当遵照履行。生效判决是司法机关开始执行程序的依据。对生效判决,如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应依审判监督程序加以纠正。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