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毛泽东 |
释义 | 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字润之,湖南湘潭人。1914年至1918年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4月与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创办《湘江评论》,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5年至1927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强调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1927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同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后到湘赣边领导秋收起义,随后率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地区,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思想。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在这次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中国共产党七届一中全会起,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解放全中国后的各项重要政策。同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政策基础和理论基础。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2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方针、政策。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1957年2月,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重视制宪工作,他认为宪政是民主的政治,新民主义的宪政是各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反动派的专政。主张彻底废除伪宪法,代之以人民的宪法对革命成果加以肯定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他认为这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总结了历史经验,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他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是对民主事实的总结。强调搞宪法是搞科学,宪法一经通过,全国人民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都必须实行,否则就是违宪。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功绩是第一位的、不可磨灭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