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 |
释义 | 权利主体对其违法行为的一种心理态度,表现为希望或听任违法行为的发生。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认识因素,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的结果;二是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社会危害结果的发生。在各部门法中的表现:(1)刑法上,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中国刑法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2)民法上,故意为过错的一种形式。即债务人明知其行为将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有意为之或听任损害发生。这种过错,即使没有具备刑法上的犯罪构成,仍应负赔偿责任。(3)行政法上,故意指行政主体明知其行为违反了行政法规范的规定仍着意为之的一种心理态度。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