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提起上诉的条件是什么
释义

在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提起上诉的条件是什么?(1)依法享有上诉权或可以行使上诉权的人必须提起上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审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人、共同诉讼人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上诉;第三人没有独立的请求权,经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也有上诉权。上诉权可以由当事人自己行使,也可以由他人行使。但是,代表自己行使上诉权的;必须是能够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一审案件中,公民作为当事人,只要具备民事诉讼能力,就可以依法行使上诉权和提起上诉;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代理人代表委托人行使上诉权,但法人为当事人的,上诉人仍然是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行使上诉权;其他组织为当事人的,其主要负责人行使上诉权。必要时,共同诉讼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提起上诉。普通共同诉讼人可以独立行使上诉权
    

在当事人众多的共同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应当行使上诉权。当事人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特别委托书的,可以代表委托人行使上诉权,但上诉人仍然是委托人。不享有上诉权的人,或者不能代表法律行使上诉权的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当事人的名义上诉;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在某些情况下,原告和被告以及第三方都提出上诉。只要他们都享有上诉权,(二)上诉对象必须是依法可以上诉的判决、裁定
    

当事人不服并依法行使上诉权,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予以纠正的判决、裁定上诉的对象。可以成为上诉对象的,只能是当地各级人民法院的无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包括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作出的无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无法律效力的裁定,例如拒绝对管辖权的异议,拒绝起诉。调解协议不能作为上诉对象。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不得上诉。除上述三种可以上诉的裁决外,(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天,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天,第一审判决、裁定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间自收到判决、裁定之日起计算。法定期限后,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逾期上诉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在上诉期间不再行使上诉权,障碍物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发现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原因确实延误上诉期限的,应允许延长期限,以保护当事人的上诉权利。(4)必须提交上诉状,以进行上诉。

上诉状是当事人上诉的依据。没有上诉状,难以确定当事人是否行使上诉权和上诉请求的范围,第二审人民法院无法依法审理和判决,上诉状应当包括:,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请求和上诉理由是上诉请求的重要内容。上诉请求是上诉人希望通过上诉实现的目的,即:,上诉人通过上诉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原判决的意思表示,上诉理由是上诉人提出上诉的具体依据,包括对第一审查明的事实和证据的不同理解,一审未提供的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以及在判决或裁定宣布时要求增加当事人的理由和理由,以及对法律适用和审判程序的执行有不同意见的理由和理由,当事人口头提出上诉不能代替上诉状,但当事人口头提出上诉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写出上诉状,不得采取简单的方式。上诉期满后,双方当事人将被视为未提起上诉。但是,当事人接到人民法院通知,在法定上诉期限内不提出上诉请求的,视为未上诉。可以通知上诉人更正上诉申请书中缺失的部分,但不能以此为由剥夺上诉人的上诉权。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五日内,将上诉状移送原审人民法院。当事人提出上诉的,应当依法缴纳诉讼费用。法律费用通常应在提交申请书的同时支付
    

为了确立上诉并启动二审程序,必须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当事人上诉的,第一审判决、裁定无效。但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关于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仍应执行,且不影响效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鲁巴官方网站。com并在线咨询我们的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