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 |
释义 |
如何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应当遵循全面履行的原则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受法律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全面、真实地履行义务,行使权利。 当然,工人也有义务服从雇主对劳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雇主可以为所欲为。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提供不符合约定标准的劳动条件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依法履行义务,并可以提起诉讼。根据《劳动合同条例》,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非法指挥,强迫冒险作业的行为不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的范畴。劳动合同变更及其原则 劳动合同变更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部分变更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别持有”。修改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劳动合同的内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协议,一旦订立,受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是劳动法的延伸,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人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因此,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可以有条件地变更,即必须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同时,法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加强用人单位在组织和管理劳动过程中的自主权,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这些情况通常包括: 首先,如果工人生病或非因工负伤,他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雇主另行安排的工作 其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第三,订立劳动合同的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 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主要是指劳动合同订立时法律法规的变化和重大法律事实的出现,如《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或用人单位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调整经营战略,取消部分岗位和工种,这些情况属于原劳动合同签订的客观条件变化的范围,劳动合同也随之变更。此外,在《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专门规定中,劳动者在不工作时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即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上述情形是劳动合同订立时客观情况的变化。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如果雇员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雇主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并终止劳动关系。同时,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可以约定劳动合同的变更,法律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当约定的情形存在时,用人单位一方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和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变更应履行劳动合同订立手续,但需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提出劳动合同变更要求,办理劳动合同变更手续。要求变更的一方应及时将变更劳动合同的原因、内容、条件等告知另一方;对方应及时答复,否则将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规定,如果一方要求变更其相关内容,应以书面形式将变更请求发送给另一方,另一方应在15天内予以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如果变更劳动合同失败,应继续执行原内容 其次,应以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后的劳动合同仍需劳动合同的员工签字,并经用人单位盖章签字后生效。劳动合同双方各执一份劳动合同修改书。同时,如果劳动合同已经核实,修改劳动合同也应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对于具体情况,如果不需要办理劳动合同变更手续,只需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即可。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出资人的,无需办理变更手续,劳动关系双方应继续履行原合同内容 第四,劳动合同变更应及时进行。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在劳动合同生效后、终止前进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对劳动合同的变更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得拖延至劳动合同期满。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即终止。届时不会发生劳动合同变更,且容易发生争议 四、劳动合同变更的效力 劳动合同变更是对劳动合同内容的部分变更,如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工作场所等。一般而言,这不是劳动合同主体的变更。更改的内容通常不会对已执行的部件产生影响,而只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同时,劳动合同中未变更的部分也应由劳动合同双方履行 劳动合同的变更不同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变更劳动合同不包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