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吗 |
释义 |
双方能否更改合同?《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届时,与民法典相抵触的条款将失效,相关司法解释同时失效,,在《民法典》生效之前,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将取代《民法典》的规定: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订立合同。当事人有订立合同的自由,也有变更合同的自由。因此,《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合同。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此外,根据《合同法》第80条,如果双方对合同变更的内容有不明确的约定,则应视为未变更,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可以变更。合同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一方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有些合同是为了一方的利益而订立的;有些合同的某些条款是为了一方的利益而特别商定的。一般而言,各方可以放弃其应有的利益。因此,对于这些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不再需要合同为其带来利益,则合同可以变更。双方协商一致,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双方的谈判过程中,意向的表达必须清晰而不含糊。否则,如果双方对合同变更的内容有不明确的一致意见,则推定其未变更。由于不可抗力,本合同项下的所有义务无法履行。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当合同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允许双方变更合同,使合同的履行成为可能。不可抗力必须达到合同无法履行的程度,才能作为变更合同的理由。如果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在债务人的努力下合同仍然能够履行,则不应将其视为合同变更的原因。在某些情况下,变更合同需要特殊程序。如果合同规定,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变更应办理审批和登记手续,则应以该规定为准 以上为lyba.com编制的相关信息。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合同的变更仅仅是合同内容的变更,而合同双方保持不变。合同生效后,合同的主体和内容可能因法律事实发生变化。如果您有其他问题,请在线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