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法的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1.基本原则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原则2.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权利: (1)对公民来说,它意味着工作的权利,包括就业权和择业权(2)有权依法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和用人单位(3)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保障条件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合格员工的平等就业,以及加强提供失业保险、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的责任。为了国家,,劳动是公民的义务 这是劳动在人们生活中并没有普遍成为第一位的现实和社会主义固有的反剥削性质的要求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强调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法在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同时,重点保护弱势劳动者,适当体现劳动者权利标准和用人单位义务标准,《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2)平等保护: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劳动法》的平等保护,各类劳动者受到平等保护,(3)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是在劳动关系缔结之前、之后还是之后,都应纳入保护范围。(4)基本保护:对劳动者的最低保护,即:,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 5.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1)双重价值取向:配置是否合理,取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价值取向。劳动法的任务是规范劳动力资源的宏观和微观配置。(2)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全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分配 (3)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处理劳动者利益与劳动效率的关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