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婚姻法的年龄要求是什么 |
释义 |
近年来,我国没有改变结婚年龄,所以现在男女的结婚年龄还是以前的规定。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下面我给大家详细的回答,新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仍然保持不变,《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男性结婚年龄不得低于22周,女性不得低于20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换句话说,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在这个年龄之前结婚。他们只有达到或超过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没有限制。婚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双方必须达到适婚年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在处理婚姻问题时做出判断,并承担起婚后对家庭、子女和社会的责任。婚姻法确定的男性22岁、女性20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到青年男女的身心发展,又考虑到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和城乡居民的接受程度,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在婚姻法修改过程中,又有一种观点认为,1980年婚姻法中的法定结婚年龄过高,是世界上最高的,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不符合优生优育的要求。在我国历史上,法定结婚年龄一般为男性16岁左右,女性14岁左右。例如,唐代开元令规定15男13女可以结婚。宋嘉定令规定,婚期为16男14女。明朝洪武元年令和《清通典》都规定了16男14女可以结婚。国家政府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18岁,女性16岁。根据1950年《婚姻法》,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为20岁,女性为18岁。国外的法定结婚年龄也不高。例如,《日本民法典》第731条规定,18岁以下的男子和16岁以下的女子不得结婚。根据《法国民法典》第144条,18岁以下的男子和15岁以下的女子不得结婚。也有人主张把男人的结婚年龄降低两年,男女结婚年龄都要达到20岁,或者把女人的结婚年龄提高两年,体现男女平等,国外也有这样的规定,比如《瑞士民法典》第96条规定,男性必须年满18岁,女性必须年满18岁才能结婚。《婚姻法》关于男女年龄差异的规定,导致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寻找结婚对象时,总是习惯于男人比女人大,甚至成了一种惯例。其结果是同一年龄组的男女比例失衡。过去,男女法定结婚年龄存在年龄差距,主要考虑到女性比男性成熟早。根据现行婚姻法的规定,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青年男女是成熟的,不存在未成年的问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没有必要存在这样的年龄差距。立法机关之所以没有采纳1980年《婚姻法》中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上述两项规定,是因为这两项规定是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确定的。它既考虑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防止人口过快增长的因素,又考虑了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它既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又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可行的。根据1980年的婚姻法,男人的法定结婚年龄比女人大两岁。这并不意味着想要结婚的男女之间的年龄差必须是两年。男女之间的年龄差异是双方选择婚姻伴侣的结果。这一规定并不意味着想结婚的男人的年龄必须大于女人的年龄。实际上,女性也可能比男性年长。婚姻法的基本含义是男性结婚年龄必须在22岁以上,女性结婚年龄必须在20岁以上。在符合法律要求的基础上,男性可以比女性年长,女性也可以比男性年长。一方的年龄大于另一方的年龄是由双方自己决定的,根据法律,现在男性的结婚年龄是22岁,而女性的结婚年龄是20岁。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和其他结婚条件的,方可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您可以直接致电我们的在线律师 少数民族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 需要什么结婚证,办结婚证的手续是什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