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外商直接投资论文 |
释义 |
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认为,知识已经超越了资本和劳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源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因为资本和劳动力,而是首先在于“知识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是知识、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载体。它是知识溢出、边干边学和规模经济的集中体现。因此,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事实的认识和思考,运用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模型,首先测算和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6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提出,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是一种要素投入。把生产经验作为要素投入的目的是表明只要生产继续下去,生产经验就可以无限增长,资本收益就不会消失,从而使经济的无限发展得到物质保障。20世纪80年代中期,Romer(1986)继承了阿洛的研究思想,用技术外部性理论解释了经济增长,将知识作为一个因素引入模型,提出技术变革或创新是知识积累的产物,知识积累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该模型的基本结论是: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率,投资会导致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增长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种正反馈中,经济系统存在良性循环,保证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为了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增加资本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罗默的贡献是解释了为什么以知识作为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具有知识内在“外部溢出”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知识存量越大,专业知识的交流和交流就越方便;新知识、新技术出现得越快,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这是先发国家形成“先发优势”的根本原因。后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先进技术在第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外部扩散”中获得巨大利益,从而形成了“后发优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