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经济适用房是否需要登记
释义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居民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按规定办理权属登记。房屋、土地登记部门办理权属登记时,应当分别标明经济适用住房和划拨土地。第二十九条居民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权属登记。房屋、土地登记部门办理权属登记时,应当分别标明经济适用住房和划拨土地。第三十条经济适用住房的买受人的产权有限。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足5年的,不得直接在市场上交易。如果购房者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房,政府将根据原价并考虑折旧、价格水平等因素回购经济适用房。
    

买受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的,买受人挂牌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当按照当时同一地区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支付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时间。具体支付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以优先回购;购房者也可以按照政府规定的标准向政府支付相关土地收益价款后,获得全部产权。
    

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合同应当明确上述规定,并明确相关违约责任。购买二手经济适用房有哪些风险。法律风险。由于二手经济适用房只能以他人名义购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七条“房地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房地产物权的证明”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二手经济适用房只能代购,存在购房者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的风险。
    

2。财产被继承的风险。因五年内不能买卖转让,出卖房屋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意外死亡的,根据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的有关规定,该房屋可以由其亲属继承,作为出卖人的遗产。
    

3。如果二手买房人意外死亡,因为合同主体不复存在,经济适用房就有被出卖人占用的风险。
    

4。因为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名称属于他人,即使二手购房者实际居住在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上,出卖人仍可以将该房屋用于担保、抵押等。房地产被抛售的风险。即使二手买家已经实际入住并持有卖家名下的两证,卖家仍然可以先在媒体上挂失两证,然后再去房产管理局申请新的两证,然后再把房子卖掉。
    

6。房地产被执行的风险。出卖人将该房屋用于抵押、担保或者转售,对方不知情的,二手买受人的房屋将面临被司法机关生效判决确认并最终执行的风险。
    

7。合同风险。如何完善律师订立的合同只是一种事前预防。更重要的是,无论一个律师多么聪明,他都决心不去期待人性的贪婪和疯狂。此外,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需要法院在纠纷发生后予以认定。但如果遇到聪明负责的律师,相对来说,更有利于保障购房者的权益。
    

以上知识是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居民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当按规定办理权属登记。房屋、土地登记部门办理权属登记时,应当分别标明经济适用住房和划拨土地。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来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