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担保法》规定了合同担保的五种方式
释义

《担保法》规定了合同担保的五种方式:(一)担保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二)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该财产的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将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者权利凭证转让给债权人占有,并以该动产或者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对动产或者动产权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动产或者动产权利的价款优先受偿。(4)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履行前支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支付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支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接受方。(5) 留置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动产,债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留置该动产,把财产兑换成钱或者洗个澡。合同担保的特点。从属关系:是指合同担保从属于被担保债务所依赖的主合同,即主债务所依赖的合同。合同担保是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基础的,主合同因主合同的变更而变更,因主合同的解除而消灭,因主合同的无效而无效。补充:是指合同担保成立后,在主债务关系的基础上补充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担保:合同担保用于保证债务的履行和债权的实现。担保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是债务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向债权人作出的承诺。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履行合同的,债权人可以不经仲裁或者诉讼,直接向债务人或者第三人请求救济,弥补债权人的损失。我国《担保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担保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是债务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向债权人作出的承诺。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履行合同的,债权人可以不经仲裁或者诉讼,直接向债务人或者第三人请求救济,弥补债权人的损失。
    

以上是法律咨询网编辑组织的关于上述问题的相关知识。本网站为您提供专业的律师咨询。如有任何疑问,请进入法律咨询网咨询。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