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大公报》:新的审计规则扩大了火力,指向腐败高发区 |
释义 |
文章节选如下:不久前,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新的审计条例令人肃然起敬,扩大了财政资金审计范围。新规定还将火力延伸到工程建设等腐败高发地区,扩大监管覆盖面。2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新规定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跟踪审计范围,加强了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新的审计细则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审计这把利剑直指工程建设等腐败高发领域,有利于国家财政资金健康运行。根据新规定,审计机关对其他依法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按照真实、合法、有效的财政资金收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但在旧规定中,审计只适用于完全由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其他财政资金长期脱离审计。同时,新规定将监督范围扩大到工程建设等腐败高发领域。根据新规定,凡用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占项目总投资50%以上的项目、政府对项目建设和经营具有实际控制权的建设项目,都必须经过审计。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财政资金用在哪里,审计就跟进”,语气坚定,落地有声。 专家认为,新的审计细则令人肃然起敬,扩大了财政资金的审计范围,这是对这一审计愿景的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一直是唐僧的血肉之躯,也是腐败的高发区。过去,由于建设项目资金长期脱离审计监督,一些腐败分子要么偷工减料,搞豆腐渣工程,要么转移花木,挪用建设资金搞形象工程,或者隐瞒真相,将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地方财政金库。 新的审计细则将财政名下的建设资金纳入审计范畴,增加了一道安全网,让那些“思考”财政建设资金的人有了一些顾忌,有了一些约束,有了一些约束,贪欲之路就被堵住了,腐败现象就减少了。 2010年,参与调查的2万名网民中,44%认为工程建设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比较突出”,得票率在反腐领域排名第二。财政资金多次被“劫持”,在工程建设等腐败高发地区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官员从事权钱交易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制度监督的缺位和审计工作的滞后,给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通过对资金流动和权力运行轨迹的审计监督,对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跟踪的一种动态审计模式。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