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承包法修正案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1、 农村改革30年来,农地产权结构经历了从高度统一的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的巨大变化,又孕育了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萌芽。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进行了大规模承包。到1983年底,全国97.8%的农村基层核算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短短几年,我国就建立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农地集体所有制与农民承包经营权开始分离,但集体所有制的权力仍然十分完备,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有限。1984年以来,农地产权分为集体所有制和农民承包经营权。总的趋势是缩小前者的权力,扩大后者的权力。农地的权利和功能不断从集体所有制向承包经营户转移。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合同期限的角度看,它是不断延长的。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承包给农民15年。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了30年的土地使用权。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延长了这一规定。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长期稳定不变。相关政策法规强调,承包期内不得调整、收回农民承包土地,承包期内农民已取得实际控制权和控制权。第二,从权利性质看,土地承包经营权经历了从债权到用益物权的重大转变。在《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合同的基础上确立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合同规定的,是传统民法上的债权。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赋予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种支配性、排他性权利,具有一定的产权特征;《物权法》在传统民法中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界定为用益物权。在不断分化的过程中,土地承包关系由契约约定向国家赋权转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由生产经营自主权向用益物权乃至准所有权转变,农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分离的制度框架基本定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混合体。缔约权属于成员的权利,只有集体成员才有资格享有。它具有明显的身份依赖性、社区封闭性和非交易性。经营权属于产权,可以附属于承包权,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分离出来分配给有能力的人,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交易性。在人口不流动、土地不流转的情况下,这两种不同的权利可以融为一体,和平共处。然而,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以前每户都种地的农民被分了。越来越多的承包农民不经营自己的承包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基本成熟。从‘两权分立’到‘三权分立’的转变,是一个巨大的政策飞跃。”“三权分离”是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的重要依据。既可以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权益,保护农民承包权益,又可以盘活土地经营权,解决土地要素优化配置问题;既可以满足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2012年,湖北省出台《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提出农村土地“三权分离”,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要明确权属,稳定承包权,放开经营权,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规模经营、发挥土地效益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开发。创新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推进产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为给今后的改革发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建议明确农村土地承包法总则中“三权分离”的相关规定,从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方面进一步界定三者的权力和职能界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应当长期保持稳定和不变。”“长治久安”是中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是对现行土地承包政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各行各业对“恒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承包制将长期不变,具体承包地可在第二轮续期后进行调整;有人认为承包制和具体土地的承包关系将长期不变,农民对现有的承包地享有永久承包权。笔者认为,要在制度安排上实行“长治久安”,在政策取向上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在基本运行上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大稳定、小调整”。为了实现“长治久安”,有必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期限,以免误读为“私有化”,也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具体时限应长于第二轮延期。这样,有利于保持现行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本轮承包期满后向“永久性”平稳过渡,有利于维护产权法律制度的统一。同时,也方便地方政府处理人地矛盾、流转期限、土地补偿安置等问题。参照现行法律关于城镇住宅用地使用权和林地承包权期限的规定,建议“永久性”承包期限为70年,起点应在第二轮30年承包期届满后。建议同时修改《土地管理法》第14条和《物权法》第126条。与过去相比,合同期在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经历了从债权到用益物权的重大转变。合同权利属于全体成员,只有集体成员才享有这种权利。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应该长期稳定不变,这是对你问题的回答。你可以咨询律师律师网. 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