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法知识 |
释义 |
1、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它起源于1986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土地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1991年,国务院决定每年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法》第三条明确规定:“非常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土地管理的六项制度,即:,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管制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土地登记制度。二是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2004年8月28日土地管理法第二次修正案规定,城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私地、私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三是城镇居民不得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房和“小产权房”。城镇居民不得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房和“小产权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出租、占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严格控制集体建设用地规模,禁止以“村改居”的方式非法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严禁并严肃查处“以租代征”等违法行为,坚决治理非法占用农用地行为。第四,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的续期,依法办理。土地上的房屋和其他不动产权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办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不动产抵押权的设立以登记为生效条件。因此,房屋抵押权和占用范围内土地使用权的设定,只要办理相应的抵押登记,无论是单独抵押还是单独抵押,都应具有效力。只要抵押权实现时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所有权属于同一竞买人,并不违背我国现行法律的整体性原则。第六,大学生不得申请宅基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一个农村家庭只能拥有一块规定面积的宅基地。农村村民是指有农业人口户籍,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村民。大学生不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不能申请农村宅基地。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无论以何种方式非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其再转让行为均构成非法转让土地,应当适用相关土地管理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决定。但征地补偿安置纠纷并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9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者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现状。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主要有11种:1。买卖或者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破坏耕地。非法占用土地。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违法批准土地使用的。非法挪用征地补偿款。拒绝归还土地。擅自转让、出租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非农建设的。不办理土地变更登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违反上述规定将受到相应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2限期拆除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三。没收新建筑物和其他设施。4好的。5行政处罚。6承担刑事责任。以出售或者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情节严重,触犯刑法,构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