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解除合同的条件是什么,解除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释义

1、 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1)解除合同的一般法律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下列法律条件下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拒绝履行(预期违约):在履行期届满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债务。迟延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不履行的。催告是债权人催告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意思表示。作为撤销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促使对方履行债务,并给予对方相当长的迟疑期督促其履行。根本违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义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所谓根本违约,是指由于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义务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违约形式。履行期届满后,由于债务人的原因,债务人违约,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另一方当事人取得解除合同的法定权利。《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四款规定,造成根本违约的情形有两种。一是上述“一次性延误”,主要是针对常规行为。债务人迟延履行债务的,可以不经通知行使解除权。一是其他违约,主要是指除迟延履行外的不完全履行。(2) 特别解除条件特别解除条件是指适用于特定合同的法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五款“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实际上是以全额结算的形式适用解除合同的特殊法定条件。根据履行情况,是指合同终止后合同的履行情况和双方的具体情况。
    

2。根据合同的性质,它是什么样的合同,销售合同,租赁合同还是服务合同。合同的性质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三。恢复原状是指合同签订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如果原物存在,应当返还。如果原物不存在,如果原物是同一种类的,可以同一种类返还。归还还包括:(1)返还财产所产生的孳息;(2)支付一方在占有财产期间为维护财产所发生的必要费用;(3)返还财产所发生的必要费用。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要求修理、更换、返工、降价、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终止后的损害赔偿范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1)协议终止合同,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对方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不得要求赔偿协议生效。(2) 因不可抗力终止合同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不可抗力发生后,应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未采取补救措施的,应当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3) 解除仅在以后生效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对方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解除具有追溯力的,违约方应当支付受害方订立合同、准备履行合同和恢复原状的费用原始状态。(四)损害赔偿额应当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在签订合同时可能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损失。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