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共同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
释义

共同过失犯罪的另一个争论焦点是共同过失犯罪是否为共同犯罪,这也是理论界最为热门的问题。从国外刑法理论和立法来看,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肯定论和否定论。(1) 肯定共同行为理论的学者主要主张从熟人的共同行为中寻找共同本质,实现各自的犯罪意图。两人以上有共同行为的,无论是故意行为还是过失行为,有过错的,无论是共同过错还是一方过错,都不妨碍共同正犯的成立。代表人物包括意大利人杜里奥·帕多瓦尼、日本教授傅苹、藤木·卡扎布鲁、朝太郎和前苏联刑法专家特拉伊宁。[13] 在我国现代学者中,张明凯教授、尹凤峰教授、林刚博士都不同程度地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并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立法上,我国1912年的《暂行新刑法》也充分肯定了过失共同犯罪。第二十九条规定:“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是主犯,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第三十五条规定:“共同过失犯罪的,意大利现行的《罗科法典》第113条明确规定:“在过失犯罪中,如果伤害的结果是多人合作造成的,每个人都应按照犯罪的规定受到惩罚。”,虽然许多学者倾向于承认共同过失犯罪,但否认共同过失犯罪仍然是一种传统的、流行的观点。共同犯罪理论大多主张否定说。共同犯罪理论强调共同实施必须有特定的犯罪故意,共同故意损害结果必须有故意联系。因此,否认共同过失犯罪为共同犯罪。代表人物包括日本的**春夫、小野纯一郎、木村等[16]和中国的陈良良教授等传统学者根据刑法的规定也否认共同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从以上两种对立的观点来看,虽然否定是一种常见的传统观点,实证主义逐渐被理论界和众多学者所接受,但肯定却有多种观点,在笔者看来,每一种理论都是不完善的。指出有的学者承认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但并不完善,有的学者扩大了共同过失犯罪的范围。因此,笔者提出了完善的共同犯罪理论。前文提出了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从概念上可以看出,共同过失犯罪是以共同犯罪为基础的,但并不完全是共同犯罪。我国的共同犯罪理论要求主观心理联系和共同故意,许多数学家因此否认共同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为了与现行理论相协调,但不能改变共同过失犯罪的基本原因,只能对共同犯罪作出新的解释,笔者承认,共同犯罪应当有共同的情态,但这里的情态并不是刑法的故意联系。因此,对于共同犯罪,我们只给出一个共同的心理状态,无论每个心理状态的客观联系还是主观联系,只要有共同的情绪,就意味着每个心理状态都不是独立的。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