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判刑没收个人财产,名下没有财产怎么办 |
释义 |
新《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届时,与民法典相抵触的规定将失效,并将被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所取代。《民法典》施行前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被处罚人没有个人财产,也就是说,刑罚执行没有结果。至于不能追究的处罚,就成了判决书上的一纸空文,自然不存在强制执行的问题。可以暂缓执行。强制执行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不拘留被执行人。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更重要的是,能够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是在被执行人具备执行能力后,暂停执行,恢复执行。 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无论是经济领域的犯罪还是刑事领域的犯罪,都等同于剥夺政治权利,属于附带处罚,是司法定罪的一种解释。剥夺政治权利,从理论上讲就是剥夺话语权、被选举权和选举权。没收个人所有财产是一种物质惩罚。没收财产的执行应当注意的问题适用没收财产刑时,可以是没收财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全部。至于具体的条件、标准和力度,没有规定,这就很难把握这一处罚方法的具体适用,这也是这一处罚被搁置的原因之一。应解决以下问题:
1。在没收犯罪分子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个人财产时,应当为犯罪分子预留必要的生活费,以保障其今后的基本生活。没收财产时,应当给予需要罪犯扶养的家庭成员必要的生活必需品,这也是刑法不罚无辜原则的体现。没收财产的适用范围不应当任意扩大,应当区别于犯罪人所有的财产和其家庭成员所有或者应得的财产,以及犯罪人与他人共有的财产中属于他人的部分,从而落实没收财产的适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民法典》第1063条(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的人身损害赔偿或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约定的仅属于一方的财产;(四)一方的生活用品;(五)应当属于一方的其他财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虽然法律是尽可能保护每一笔债务,但债权不会轻易被剥夺,但在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即使法律也无能为力。当然,如果在执行前有非法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联系律师,律师协会还为律师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欢迎参加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