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止执行的效力 中止执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法院应当暂停一切执行活动; 2.执行程序的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不得该变中止执行前的财产状况和事实状态。如申请执行人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向被执行人追索债务:被执行人不得自行处分已经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协助执行人不得推卸协助法院执行的义务等。 二.中止执行条件有哪些 中止执行条件 1、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执行标的物系未经析产的被执行人与他人的共有财产,或者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6、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7、执行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 8、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9、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 10、人民法院在审查申诉案件过程中,对原判决、裁定决定暂缓执行,期限超过3个月或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 11、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法律咨询网小编为你带来的相关资料。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在线咨询,都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