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保责任时间多久无效 |
释义 | 案例 2013年4月5日,郭某向潘某借款5万元,并出具了借条,约定按月利率2%计息,借款期限为一年,陈某为借款提供保证担保,但未约定担保方式和期限。借款到期后郭某未按时还本付息,潘某多次向郭某催讨未果,于2015年4月诉至法院,请求郭某偿还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陈某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郭某向潘某借款事实清楚,借贷关系明确,被告郭某应当按照借据约定向潘某归还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陈某的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但未约定保证期间,郭某有权自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但因郭某未能举证证明其在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有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故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依法应予以免除。因此驳回原告对保证人的诉讼请求。 承办法官认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因此,债权人为切实保证自己的权利,可在借款合同中约定适当的保证期间,保证人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须承担保证责任。对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可在借款期限届满后六个月内向保证人催讨并保留相关凭证如短信记录及对方签名的催收单等,以保证债权的实现。 在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最高额保证合同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如合同约定有保证人清偿债务期限的,保证期间为清偿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自最高额保证终止之日或自债权人收到保证人终止保证合同的书面通知到达之日起6个月。保证人对于通知到达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责任消灭后,债权人书面通知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清偿债务,保证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的,人民法院不得认定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是,该催款通知书内容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有关担保合同成立的规定,并经保证人签字认可,能够认定成立新的保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证人按照新保证合同承担责任。 以上是法律咨询网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关于担保责任时长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法律咨询网也向您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