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有企业改制时间是多久?基本条件和模式有哪些? |
释义 | 1985,《中共中央关于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国有企业改制的序幕,那么,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改制后的经营模式是什么?法律咨询网为您解答。 一、国有企业改制原则 1.遵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及国家、省其他相关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改制工作,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2.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国有权益。 3.坚持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赋予经营者经营自主权,从体制上保障出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全部接收现有职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确保改制工作稳步进行。 5.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6.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7.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实现产权多元化,组建规范的有限责任制企业,使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责任感。 二、国有企业改制内容 1、改制范围。 2、审计和资产评估 3、国有净资产的处置。 三、国有企业改制模式 1、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2.实行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3.优化人才结构体系。 四、国有企业改制的步骤 1、组织领导。 2、宣传发动。 3、审计和资产评估。 4、拟订改制方案。 5、协调报批。 6、组织实施。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制的时间、改制原则、改制内容以及改制步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国有企业改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能让企业更加有效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发展。 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诉讼主体如何确定 审理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改制过程中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