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缓刑人员再有民事案怎么办 |
释义 | 一、缓刑人员再有民事案如何处理 依据刑法的规定,缓刑人员在考验期有民事案件的,不影响缓刑的执行,并没有违反缓刑考察期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犯的考察和处理有三种情况 第一,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9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第二、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第三,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上述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并且应当公开予以宣告。 我国刑法中对军人违反职责罪还有特别缓刑的规定,即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需要注意:缓刑是一项执行刑罚的方法,而不是刑罚的种类。 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 1、诉讼的目的不同 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 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 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有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有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3、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 在刑事诉讼中,只有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举证。 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负有提供被告热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但可以提供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4、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主要使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缓刑人员再有民事案如何处理”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刑法的规定,缓刑人员在考验期有民事案件的,不影响缓刑的执行,并没有违反缓刑考察期的相关规定。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