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在法律上立案什么意思? 在法律上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自首的材料,应按管辖范围进行审查。 立案与不立案的区别是什么? 刑事立案就表示进入了刑事司法程序,但立案并不表示一定会被检察院批准逮捕,会被法院判刑,要看证据和犯罪的危害程度,如轻伤立案后可以调解处理,不必完成司法程序被判刑; 民事立案就意味着法院受理了案件,进入了审理阶段,民事诉讼原告也申请可撤诉,但须法院裁定。刑事不立案就表示某种行为未达到立案追诉标准,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条款处理;民事不立案就说明管辖地不对或诉求不合法。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立案;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④依刑法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⑤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人 理论上立案后一般7日内向被告送达传票,但现实生活中法院立案后多久能收到传票一般由法院掌握,正常情况下在10天到一个月内。 法院立案后应该先传唤被告,通知被告后才会通知原告,也就是说法院先是电话通知被告,如果通知不到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诉讼文书所不能送达的情况下,最后采用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指采用登报的方式送达传票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法律规定案件的审理期限,传票在审理期限内下达。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所以最长不能超过这个期限。 民诉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如果案件已经立案,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以寄出日期为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