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安部招摇撞骗立案标准是什么
释义
    一、公安部招摇撞骗立案标准是什么?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
    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二、招摇撞骗判缓刑的条件
    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 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慑力,充分发挥刑法的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的作用。
    缓刑在法理上不存在“争取”的说法,必须严格按照案件情况以上述适用条件来决定,但如果是存在可缓可不缓的临近点,有些工作就需要做了。
    公安部针对任何刑事犯罪活动的立案标准,都是在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制度,而招摇撞骗案件当中的立案标准当然不是看犯罪嫌疑人有没有让受害者上当受骗,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坑蒙拐骗,即使受害者没有上当,也损害了国家单位的形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