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事故致人残疾后受害者死亡是否应继续支付残疾赔偿金
释义
    事故致人残疾后受害者死亡是否应继续支付残疾赔偿金
    被告杨某驾驶小型客车与原告赵某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相撞,致赵某某当场受伤。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杨某对本次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赵某某无责任。赵某某伤愈出院后,于2012年3月30日向潼南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经鉴定,赵某某的伤情构成10级伤残。2012年8月6日,赵某某忽因肝癌死亡。赵某某的近亲属以原告身份参加诉讼,要求被告给付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的残疾赔偿金。被告以赵某某已意外死亡为由,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有意见认为,由于我国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历来采取定型化赔偿方式,故无论赵某某的实际生存期间长于或短于一次性赔偿所预定的赔偿年限,残疾赔偿金均按照固定的年限20年予以计算。
    但本文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劳动能力全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未来收入减少的一种损失赔偿,其本质是对受害人日后可得利益即逸失利益的赔偿。本案中,赵某某在诉讼终结前因其他原因死亡后就不存在因劳动能力部分丧失而导致未来可得利益减少,并且其死亡与本案的交通事故之间没有关联,故不再按照20年的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劳动能力丧失说”为原则,同时也综合考虑丧失与否的实际情况,以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从该条款不难看出,残疾赔偿金之给付即以受害人生命之存在为前提。
    (二)传统侵权责任理论要求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须以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过错为要件。本案中,交通事故并不是赵某某死亡后果的前提条件,其并不构成相当因果关系,故杨某不应当再对赵某某死亡的后果及因死亡产生的损失(残疾赔偿金的丧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我国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历来采取定型化赔偿方式,是因为劳动者因劳动能力丧失导致未来收入的减少乃是一个抽象的不确定的概念,如若劳动者劳动能力丧失后未来的收入已经清晰恒定,则不应当再以高度盖然性抽象计算残疾赔偿金。本案受害人因死亡导致未来收入已经恒定为零的情况下,则侵权人不应再承担之后的残疾赔偿金。
    阅读了上述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案例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如果劳动者劳动能力丧失后未来的收入已经清晰恒定,则不应再承担之后的残疾赔偿金,而且一般是二十年的时间期限,如果您还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请咨询法律咨询网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您进行详细的解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