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释义
    【为您推荐】江宁区律师 临城县律师 高邑县律师 黄江镇律师 路北区律师 天河区律师 诸暨律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容易接触到民事诉讼法。当我们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协商解决不成时,往往要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来诉请法院解决纠纷。那么,和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相比,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这是我们在确定纠纷的性质时首先要了解的。下面,法律咨询网小编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一是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二是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特征
    1、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就民事诉讼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它属于基本法律,其效力仅低于宪法。按照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民事诉讼法典的立法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民事诉讼法是部门法。从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看,它调整的是民事诉讼关系,是社会关系中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类社会关系,这决定了民事诉讼法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看,它规定的主要是程序问题,除总则外,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执行程序等。民事诉讼法在主要规定诉讼程序的同时,还规定了一些同民事诉讼相关的非讼程序。
    三、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1、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诉讼权利是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维护自身民事权益的方法和手段,是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当事人实施具体诉讼行为的根据,只有充分地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才能实现民事诉讼的目的。因此,民事诉讼法把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确定为人民法院的职责,作为民事诉讼法的首要任务。
    2、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民事案件
    法院的审判活动是民事诉讼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所以,民事诉讼法通过规范法院的审判行为,保证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民事实体法,在规定的审限内尽快地审结案件,以实现司法的公正和高效。
    3、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是解决民事争议、保护民事权益的程序法。无论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还是法院进行审判活动,目的都在于通过审判来重新确认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判令侵权或违约的一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来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使合法的民事权益得到保护。
    4、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民事诉讼在解决纠纷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通过法院对案件的审判,使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旁听、观看审判的公民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遵守民事法律。
    以上是对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问题的详细介绍,另外,小编还介绍了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从上可知,民事诉讼法是适用于调整平等主体当事人的关系的一种程序法,主要规定的是程序上的操作方法,如何保证程序上的正义。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在线咨询法律咨询网相关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