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缓指的是什么 |
释义 | 一、死缓指的是什么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 死缓是我国一项独特的死刑执行制度,是对历史上的“斩监候”制度通过德治刑法的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合理演变。死缓制度最初是作为我党的一项刑事政策发端于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中,适用对象是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损害国家利益未达到最严重程度,而又罪该处死的反革命分子。 必须明确的是,死缓不是缓刑,死缓属于死刑,是死刑缓期执行的简称。一般适用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二、判处死缓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明确规定死缓的缓期执行考验期限为二年,同时根据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死缓犯的不同表现,刑法第五十条规定了三种不同的法律后果: (一)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三)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此处的“重大立功”一般是指有下列表现之一:(1)犯罪人犯罪后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查证属实;(2)提供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3)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4)以及其他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的行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的解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缓刑也相当于一项救济措施,能够给犯罪学行为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可能会改变他的整个人生或者更多的东西。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