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城管纠纷妨害公务罪判多久
释义
    任何一个国家欲求得稳定有序的存在与发展,都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而这些管理活动通常是通过国家机关等组织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来实现的。妨害公务是对职权行使的破坏。现实中公民与城管之间发生纠纷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此时也有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那这种情况下城管纠纷妨害公务罪判多久呢?法律咨询网小编马上为你作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妨害公务罪
    (一)妨害公务罪的概念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二)妨害公务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2、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
    二、城管纠纷妨害公务罪判多久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三、妨害公务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在处理妨害公务罪立案标准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抵制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界限。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假公济私,滥用职权,违法乱纪,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公愤,群众对之进行抵制、斗争是应当支持、引导的。
    2、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对政策不理解或者态度生硬而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围攻顶撞、纠缠行为的界限。群众围攻、顶撞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于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宣布的某项政策、决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见,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问,要求说明、解释、答复、由于情绪偏激、态度不冷静、方法不得当而形成的村国家工作人员的围攻、顶撞行为。在围攻、顶撞过程中,常伴有威胁性语言和类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为,在客观上妨害了公务。
    妨害公务的行为其实在很多国家都是存在的,但在一些国家并没有将这一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不过也会给予行为人其他方面的处罚。而在我国,妨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妨害公务的行为也是需要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才能以妨害公务罪来追究刑事责任。至于城管纠纷妨害公务罪判多久,上文中也做出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27:04